——我市成功完成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4月22日,延安市宝塔区南市街道37岁的徐小峰,成为延安市第8例,陕西省第3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热血青春 信守承诺
2007年的一天,刚刚进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徐晓峰第一次走进献血屋,成功捐献全血400毫升,从此开启了他长达18年的无偿献血之路,截止目前,偏瘦体型的小峰已经献全血和血小板25次,量达10000毫升左右。
挽救生命 义不容辞
2月24日,徐小峰接到了延安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他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匹配,询问他是否愿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接到电话时真的很着急,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献血救人。”小峰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在他看来,自己当时加入中华骨髓库,就是为了救人,如今真有这样的机会,说什么也得献。“听说造血干细胞配型相合率很低,很多志愿者一直都没机会实现捐献,没想到我才成为志愿者2年,就有了救人的机会,感觉自己很幸运、很光荣。”初筛配型、高分辨配型、健康体检、复查,一关又一关后,徐小峰的造血干细胞成了那位素未谋面的患者的“生命火种”。在等待捐献期间,他做足了准备,更加注重自己的作息,并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确保能以最好的状态,顺利完成捐献。
精神传承 展望未来
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凯旋的欢迎会上,小峰真诚地说道:“在茫茫人海中,我与他配对成功,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福气。他找到我,是生命的延续,是更好的未来。我找到他,是初心的践行,是生命的升华。我们的每一次伸手,都是在为绝望中的家庭点亮一盏灯,造血干细胞捐献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勇,而是一群人的托举,一场关于生命的接力。”他还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积极投入到无偿献血事业中,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的援助,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革命圣地广泛传播,并结出累累硕果。截止目前,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已达362万人,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19933例,这些善举也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通过此次欢迎会我们呼吁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积极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更多的理解、支持与关爱,让他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尊重。